我館“讓記憶照亮未來”儀式化教育活動獲獎啦
日前,南京市委宣傳部牽頭組織,開展了2018年度南京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創(chuàng)新案例評選活動。我館“讓記憶照亮未來”儀式化教育活動獲評“2018年度南京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創(chuàng)新十佳案例”!
9月19日,頒獎儀式暨成果分享會在中國科舉博物館舉行,我館代表用一個個實際案例,闡述了紀念館如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。
十佳案例獲獎單位代表上臺領獎
“讓記憶照亮未來”儀式化教育是什么?
1、運行常態(tài)化
每個開館日早晨8:30,江東門的鐘聲準時在紀念館公祭廣場響起。前期預約或當日首批進館的12名觀眾代表,參加“撞響和平大鐘儀式”。12名觀眾共撞響13下大鐘,寓意銘記歷史、珍愛和平。
每逢假日,我們組織文藝志愿者為參觀者演奏緬懷、和平類的樂曲,營造浸入式、互動式的參觀氛圍。
我們結合清明節(jié)、抗戰(zhàn)紀念日、日本投降日、國家公祭日等重要時間節(jié)點,提前策劃、組織了南京安全區(qū)和平徒步、國際和平集會、燭光祭等儀式化紀念活動。
2、教育分眾化
我們面向青少年群體開發(fā)儀式化教育模板,推出“讓記憶照亮未來”——七個一儀式化教育活動,2018年總共開展逾300場次。
“小小紫金草研學課堂”研發(fā)10多項課程,將參觀展覽與非遺項目相結合,通過“和平”“感恩”等一系列主題,在參觀中促進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情懷的成長。
為南京大屠殺幸存者送春聯(lián)、送祝福;中秋節(jié)邀請幸存者家庭一起看演出、打月餅;圍繞幸存者的二代和三代開展了記憶傳承活動……我們把這段家國記憶一代代的傳下去。
我們建立了紫金草國際和平學校,為來自美國、挪威、澳大利亞等70個國家的3000多名青年學生提供教育。
我們舉辦紫金草國際和平夏令營,邀請曾在南京大屠殺期間救助難民的國際友人的后代來南京尋訪,增進他們對南京的了解、對先輩事跡的認同。
3、傳播大眾化
我們利用紀念館的展陳、空間、文創(chuàng)產品、各類圖書、志愿服務、紀念活動等開展大眾化傳播。
紀念館既是銘記歷史的重要陣地,也是傳播和平的重要窗口。為了強化和平傳播的大眾化,我們精心打造了由中英日多語種官方網站,建立了由官方微博、微信、抖音、頭條號等組成的傳播矩陣。每天拍攝“江東門的鐘聲”視頻發(fā)布在我館微博中。
我們設計了一款“紫金草”符號。近年來,這個符號已經走遍南京的大街小巷,甚至有自媒體在國外機場拍攝到這個符號。
今后,紀念館還將與歷史學、社會學、傳播學、心理學、教育學等各個領域合作,推出更多更好的儀式教育。
校審 | 李凌 趙伊漢 俞月花
編輯 | 潘琳娜
簽發(fā) | 凌曦
發(fā)布日期
2019-09-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