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(lián)系我們 |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

搜索表單

今日初六,正值立春。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曹玉莉來到紀念館,向觀眾講述家族故事,傳播歷史記憶。

路演廳里座無虛席。高二學生陳朗清說:“聽到幸存者后代講述真實的歷史,我感觸頗深。只有以史為鑒,才能走好未來之路?!?/p>

他們傳承記憶,擦清歷史之鏡? ?

“我的父親曹洪泰、母親張翠英都是南京大屠殺幸存者。南京淪陷后,母親躲在蘆葦叢中度日,小腿被日本兵用刺刀刺傷,鮮血直流。父親的三叔、五叔和舅爺被日軍殘忍殺害……”曹玉莉向觀眾講述家族故事。

相同的經(jīng)歷讓曹玉莉的父母惺惺相惜,更加珍惜親情。“每每想起這些傷心往事,父母都會悲痛欲絕。”如今,已退休的曹玉莉有更多時間參與傳承歷史記憶和關(guān)愛幸存者這份事業(yè)中。她說:“看到這么多觀眾來參觀,我很感動。我會把這段歷史傳遞下去,這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告慰。”

如今,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數(shù)增至32人。他們來自南京大屠殺幸存者二代、三代甚至四代,擁有不同的經(jīng)歷和背景,但都不遺余力地揭露歷史真相,為史作證,擦清歷史之鏡。

他們以史為鑒,走好未來之路? ? ? 

曹玉莉的動情講述吸引了許多觀眾,還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傾聽。

來自河北保定的陳先生一家三口早早地來到紀念館。10歲女孩陳梓菲說:“聽到幸存者的遭遇后,我非常難過。祝愿幸存者爺爺奶奶春節(jié)快樂,身體健康,每一天都開心!”

高二學生陳朗清從福建趕來,她說,看到這么多觀眾在春節(jié)假期參觀紀念館,特別感動,“我們都是這段歷史的傳承人,只有以史為鑒,才能走好未來之路。我們還要面向世界,博采眾長,把祖國建設(shè)得更加繁榮富強。”

來自山東的初一學生王雪凝感觸頗深,她說:“如今的美好生活是英雄先烈用鮮血換來的,我們要銘記歷史,珍惜現(xiàn)在的幸福生活?!?/p>


聯(lián)系我們 |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